海尔双子云裳差评 海尔双子云裳洗衣机
“企业从来不会依靠现有产品复苏,如果它们能够走出衰退,一定是骑在新产品的背上。”——戈登摩尔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1.735万亿元,同比增长9.8%。由于市场饱和等原因,2014-2016年维持在3-5%的低增长,但在2017年时隔4年却创出了高增速。究其原因,支撑起家电市场增长的是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对高性能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
以洗衣机品类为例,针对细分市场挖掘,产品的创新以特定人群、应用场景来进行不断迭代,各厂商都先后推出自家新款升级产品,例如卡萨帝双子云裳洗衣机、美的比佛利“大器”洗衣机、LGTwinWash洗衣机、海信“Master”洗衣机、海尔“快”直驱洗衣机、TCL“免污+”洗衣机等。这其中,“自清洁”“免污洗”概念洗衣机产品,因为契合近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迫切需求,一直是近两年市场上最主要的微创新产品,也是各大厂商抢占细分市场和创造溢价的卖点。
在主流品牌中,海尔拥有分区免清洗、双子云裳、新水晶洗衣机等多个新品。西门子、博世主推高温自清洁洗衣机;松下今年推出柜式洗衣机Cuble御铂系列,自清洁是其核心卖点;小天鹅洗衣机也有类似的“桶自洁”功能;TCL免污式洗衣机系列产品则一直是市场上“免污”概念产品的主要推动者。
松下柜式洗衣机Cuble御铂系列
西门子洗衣机机智能自检桶内细菌
博世洗衣机采用活氧除菌洗涤方案
TCL免污式滚筒洗衣机结构
从技术原理来看,海尔分区免清洗洗衣机采用了“分区”设计,相对独立的两个全自动洗衣桶,用来避免二次污染与定期清洗内桶的麻烦。西门子和博世的高温自清洁洗衣机以自动产生强劲的离心水流,洗涤的同时确保桶内清洁干净。松下则采用光动银除菌技术,以富含银离子(Ag+)的水流杀灭细菌,在近紫外线蓝光照射作用下促使银离子(Ag+)和水发生反应实现高效灭菌和自清洁。而TCL最新推出免污式桶中桶洗衣机,采用桶中桶的全封桶结构,每件衣物进行专属洗涤,避免交叉污染。
传统洗衣机之所以需要自清洁,主要就在于一直以来内外桶套桶的结构设计,因为只有两个桶嵌套在一起才能使用,在洗涤过程中水流会在内外桶之间来回流动,就很容易导致水中的污垢、衣物上的杂质附着在内桶壁上,如果洗衣机放置环境潮湿,自然而然就容易导致细菌大量滋生。
据中国家电研究院在调查中发现,使用3年的传统洗衣机洗出来的衣物,细菌含量可达70万。2016中国家用电器会议德国VDE的研究报告也表明,洗衣机内藏有大量污垢残留,这会产生大量细菌,最终形成细菌粘膜,导致洗涤的衣服产生异味或者黑色斑点,被二次污染。
要想解决机内交叉污染,洗衣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清洗剂或者拆卸内桶的方式进行冲刷。目前除了海尔等洗衣机品牌有专门的上门清洗服务以外,消费者一般都需要花费一笔清洗费,定期预约请专业的清洗公司上门服务。
这一现实痛点在今年发生了改变!
“无外桶”免清洗洗衣机新品类
海尔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无外桶”洗洗衣机,只保留洗涤衣物的一个内桶,从物理结构上断绝了脏桶形成的条件,不仅彻底解决了内外桶之间的污垢沉积,因为没有外桶,减少了“隔断层”其洗涤容量提升20%,可以做到节水30%。目前,这项主要应用在波轮洗衣机上的“无外桶”设计,其耗水量、耗电量、磨损率、洗净度和噪音值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颠覆了洗衣机诞生百年来的内外套桶结构,实现洗涤模式新变革。
实际使用中,受制于家庭实际使用情况,所有的洗衣机在洗涤后都会有污渍的产生,这是一定的。将因产品结构上的缺陷产生的生活麻烦,交付给尚待完善的家电清洗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给用户带来的是良莠不齐、口碑不一的消费体验。而“免污”式洗衣机在内外套桶的结构上做文章,隔断污渍的前提是以牺牲洗衣机的容量、节水、节电效果,增加机体体积和洗涤步骤为代价,其产品的技术含金量也并不高。
按照“免清洗”“免污”洗衣机的技术逻辑,即便用户欢天喜地将新款洗衣机买回家,在“当心隐患 洗衣机比你想象得脏”的噱头之下,使用上的疑虑和隐患恐怕仍会在心里不断出现,后续仍然要额外购买服务来解决问题。
可以说,一个缺乏技术含量和行业促进意义的产品,借消费者对衣物污染的恐惧心理作噱头进行促销,对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产品也缺少应有的品质保障和基本的诚意。以这样的卖点面向所有的主流消费者,溢价通吃的做法与产品潜在的瑕疵,与洗衣机厂商期望借助这一类产品发力高端市场的定位也并不匹配。
行业人士认为,只有一个内桶的洗衣机,从物理结构上断绝了脏桶形成的条件,也去除了用户一边使用一边对健康持续焦虑的心病,在关注健康品质的背景下,重新树立了健康产品的新标准,让火了两年的“自清洁”“免污”概念洗衣机光环衰落,倒逼这些洗衣机厂商重新思考,加速行业技术升级。
换而言之,在新材料、黑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以用户“零痛点”为本的创新迭代注定会被消费者所青睐,也意味着慢增长的家电产业进入到了新的技术调整周期。在这个漫长而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调适周期,身处其间的各方仍需要找到最合适的生存之道。从产品大规模制造的驱动模式,转向满足年轻一族、中产白领,金领阶层等的个性化定制。
在物联网时代服务于不同阶层用户,让他们更早接触到最新、最接地气的产品是成为领导品牌、成就最具影响力的前提。相反,在技术迭代和越来越折叠的用户空间里,就只能增加产品的鸿沟,甚至与用户真实需求最终完全隔离。
老实说,在全产业链条强大的创新动能支撑下,我们更希望未来的家电产品将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的同时,围绕节能健康产业链,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到产品迭代创新上,让亿万消费者的品质生活可以“轻装上阵”,真正赋能消费升级,带来更多健康智慧的产品体验。